|
 |
首页 > |
|
 |
行业动态 |
|
|
三大因素促电子业复苏 |
发布时间:2009/10/21 9:19:29 访问量:158
|
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时候,市场对于整个电子行业的前景非常悲观,不少预测都认为今年该行业难见起色。然而,市场的变化总是难以把握。目前种种迹象显示,电子行业的复苏可能已经开始,甚至有人认为该行业是未来两年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。不到一年时间,这种巨大的转变因何而来?笔者认为,政策导向、新技术新产品应用,以及产品结构变化都是重要原因。
几日前,英特尔公布2009财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8%,但已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,同时英特尔预计四季度的总收入为97至105亿美元,也大幅超过分析师预期。英特尔为全世界80%的个人电脑提供芯片,其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以及对未来的乐观预测,使市场对电子信息半导体行业的回暖更加充满信心,甚至有观点认为全面的复苏即将来临。
一些数据也为该行业的复苏提供着支撑。资料显示,全球半导体8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6.1%,下滑幅度较6月收窄2.09个百分点,而环比上升5.01%,环比已是第六个月回暖。欧洲、美国、日本和亚太等各个地区的半导体设备销售继续普遍回暖,销售均保持了3-5个百分点的环比回升。同时,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的中国,2009年3-8月电子元器件出口也连续6个月实现环比增长。
对于行业的复苏,股票市场的反应更为敏锐。统计显示,截至2009年9月30日,在美国、日本、台湾、韩国股市,2009年以来电子股指数的表现均超越四国股市大盘指数的表现,高出大盘指数涨幅分别达到35%、25%、11%和38%。
从年初的一片萧条,到如今的希望憧憬,原因何在?首先,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。仅以中国而言,家电下乡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内需,家电、PC等产品的热销也带动了上游电子元器件行业。
其次,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也创造了新的需求。在国内来说,3G的正式商用、高清数字电视推广等,已经带动许多新需求的增长;从全球范围来看,蓝光DVD的逐步推广,即将发布的Windows7操作系统以及USB3.0、DDR3等新技术新产品可能带来的PC换机潮等,都被视为拉动需求持续增长的因素。
再有就是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增长。不同类别的产品,变化趋势可能不同。分别以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为例,前者向更加廉价简易便捷的方向改变,使得今年以来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大增,普及率提高,而iphone等智能手机的热销,则体现消费者对手机的功能要求更多更高。
从一些同比数据看,或许仍为下降,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,电子行业可能正在走向全面的复苏,未来增长可期。在9月底,高盛证券已将2009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的预估值由原先预期的下滑4%调高到持平,并将2010年成长率预估值由8%上调至9%。
|
| |
|
|